首页 / 甘肃频道 / 影视新闻 / 正文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 推动文化兰州建设

近5年来,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将文艺精品作为时代的文明标识和艺术丰碑,为文化兰州建设积累了宝贵的人文财富,而欣欣向荣的文艺精品创作也俨然成为了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兰州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场演出——《长征组歌》

文化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力量,而文艺则是文化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表现形式。近5年来,兰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将文艺精品作为时代的文明标识和艺术丰碑,充分整合、调动全体艺术家资源,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创作,为我市打造出重要的地域名片和精神视窗,从电影、书画、文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文化兰州建设积累了宝贵的人文财富,而欣欣向荣的文艺精品创作也俨然成为了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引领广大文艺家讲好兰州故事

近年来,市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市文艺工作者,在市委坚强领导和市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入开展“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主题活动,大力推动兰州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推进文艺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步共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至今仍然感到格外亲切。”省文联副主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汪小平告诉记者:“‘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中肯的话语和深刻的引领感染了我市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坚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宗旨,既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我们坚持的方向。”

“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艺才能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汪小平说:“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精品文艺创作主线和途径,坚持按照‘明确定位、转型跨越,搭好平台、服务大局,搞好活动、扩大影响,加强管理、理顺工作’的工作思路,团结和引领广大文艺家讲好兰州故事、传播兰州声音、展现兰州风貌。同时,还致力于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地方、面向全国,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倾力服务,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立场坚定地讴歌现实。”

积极探索展示推介兰州新途径

“5年以前,我市文艺工作的发展很不理想,既没有什么创新的品牌,也没有对文艺队伍的培养,更没有什么叫得响的文艺作品,仅仅是发挥着机构组织协调的基本作用,就连各文艺家协会也都大部分处在‘单打独斗’的状态。”谈起我市文艺工作5年来的发展,汪小平心中禁不住感慨万千,谁也想不到今天百花齐放的繁荣背后也曾有过死水一潭的艰难。

“2012年开始,我们重新将工作明确定位,把转型跨越作为了核心任务。”他说:“我们是党的群团组织,就是要搭好平台,服务好艺术家,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去创作。去创作什么呢?那么就是要服务中心围绕大局。任何一个文艺作品都是应该为人民、为社会、为时代服务的,因为无病呻吟或者借文艺的各种形式来顾影自怜的东西,既对社会起不到积极作用,也是我们绝不主张的。”

的确,引导、扶持、推动兰州文艺健康繁荣发展的道路方兴未艾且任重道远。2012年以来,市文联从未停止积极探索的脚步,旨在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佳的方法寻求突破。期间,先后主办承办了50余场大型主题文艺活动,联合举办了近百场有影响力的惠民文艺展演,开创了兰州文联及文艺工作新局面,探索出一条“以文艺为载体探索宣传推介一个城市”的新途径。为推进兰州文艺发展繁荣、提高人民群众艺术鉴赏、提升兰州城市对外形象、推动兰州经济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五届巡展为兰州艺术家增信心

从2013年开始,市文联创新理念、突出特色,倾力打造出“黄河之都·金城兰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巡展品牌,并先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深圳市民广场、上海世博源、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乌鲁木齐野马美术馆成功亮相。可以说,在无数人的惊叹之中,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了促进兰州与外地文化交流与学习的一张崭新名片。

在各地巡展的同时,市文联还充分发挥出书画艺术交流的宣传推荐作用,积极配合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相继举办了“以文会友、促进招商”书画艺术交流活动,为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6年,在厦门举办“黄河之都·金城兰州”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期间,市文联还与厦门电视台合作录制了关于宣传推介兰州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聆听两岸”专题访谈节目。

“这并不是单纯的一个艺术展,既不是推出某个艺术家或某件作品,而是每到一处用艺术为载体整体推介和宣传我们的城市,因为不走出去就没有人会了解你。”汪小平告诉记者:“接连5年的巡展都是极具心思的选择,旨在从最合适的地方和最佳的时机向全国发出兰州的声音。北京,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上海,享誉国内外的国际大都市;厦门,水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今年,我们又把活动带到了乌鲁木齐,这里是‘一带一路’的重点城市之一,是一座面向沿线国家的‘桥头堡’。”

五届巡展,每走到一地都为兰州的艺术家们增加了信心,通过这样的艺术交流让大家了解了兰州。特别是,那些在兰州工作过和从兰州出去的人看了展览后非常自豪,他们从摄影作品看到了城市的风貌,从书画艺术看到了文化的功底。

本土电影走向世界讲好兰州故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市文联的积极筹备和倾力打造,借助本土文化资源繁荣影视艺术创作成为了我市文化建设的又一大亮点。2015年以来,先后拍摄制作的微电影《朋友圈》《姐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姐妹》还获得亚洲微电影节金海棠奖一等奖。

2016年,横空出世的本土大电影《丢羊》在“中美第三届国际电视节”一举荣获最佳剧情片、最佳电影原创编剧两项大奖,随后还应邀参加了俄罗斯举办的第二届罗斯托夫电影节,得到评委和各国同行的一致好评。紧接着,又应邀参加唐山市举办的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获最佳新片奖,并作为开幕影片亮相2016年北京青年影展,入围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四项提名,最终获得最佳男主角、评委会特别推荐关注影片两项大奖。

自该片首映以来,先后在央视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11次,不仅成为了甘肃兰州第一部正式进入院线的大电影,还成功入选了“小康中国·富美乡村”聚焦主题系列之“迎接党的十九大·共圆小康中国梦”主题放映活动,与国内一批大投资、大制作的电影作品一同献给了全国观众,在所有40多部影片中排名22位。

一个个里程碑之举不仅将这部电影一次次载入兰州本土电影发展的史册,更让我市成功寻找到了讲好兰州故事的突破口,进而经过市文联的精心酝酿在2017年成功推出了“丢”系列本土题材的影视精品项目。目前,电影《丢心》已完成拍摄并入选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青年电影人计划”喜获最佳影片奖,而下一部作品《丢人》也将有望于年底正式开拍。

“始终把握弘扬正能量,讲好兰州故事的宗旨,这也是我们创新发展的最大动力。”汪小平说:“必须积极贯彻打造文化兰州的思路,努力打破传统文艺门类的发展瓶颈,坚持以本土影视精品为突破口,着力探索兰州文艺发展的新路子。同时,还要深入挖掘陇原历史人文和本土文化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西部文化独特魅力。”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基层群众

每一个创举的成功其实看似偶然却并不简单,不仅都经过了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必然还切实把握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了紧紧抓住文艺工作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市文联始终坚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基层群众,用实际行动和精品力作向人民群众做出了满意的汇报。

2012年以来,市文联组织创作并出版了《美丽兰州》文学丛书和分别以双联、治污、新区建设为主题的《人民至上》、《兰州蓝》、《崛起》三册一套的纪实文学丛书。同时,还编辑制作了《中华第一面·兰州牛肉面》宣传册、圆满完成“兰州之歌”征集任务,并先后两次联合主办兰州市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长征组歌》专场演出,承办了纪念兰州解放65周年活动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以及“三严三实”命题书法展、“黄河清风颂”书法展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精彩活动。

自2013年起,市文联还启动实施了中青年女文艺家“三俊”工程,先后以举办文学作品研讨会、书法美术个人展、专场音乐会等形式宣传推介了我市12位优秀的中青年女文艺家,随后还便被省文联评为了全省文艺优秀品牌。2014年起,市文联又设立了“传承繁荣兰州文艺、扶持优秀艺术人才”工程,通过召开作品研讨会、首发式,设立访谈专栏、举办专场演出、支持创作出版等形式宣传推介了口琴艺术家傅豪久、音乐艺术家王学诗、戏剧表演艺术家周桦等10余名优秀艺术家。

“出精品,实质上就是创作出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精品。”汪小平告诉记者:“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好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巡展这张文化名片,坚持实施传承繁荣兰州文艺、扶持优秀艺术人才、中青年文艺家‘三俊’工程,进一步在影视创作领域拓展新路,努力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繁荣发展我市文艺事业、深入推进‘全面决胜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

扫一扫关注“电影界”微信公众平台

扫一扫进入移动端浏览

责任编辑:水母